欢迎访问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!

今天是:
心理健康

心理健康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团工作 > 心理健康 > 正文

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要略

2022年09月16日 13:41

疫情防控期间,很多在校大学生不同程度会感觉到心理上的压抑感。每看到网络上的疫情信息和不断变化的确诊人数,导致时常坐立不安,不断回忆着前一阵儿都去了哪里,接触过什么人,深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密接者。吃了睡,睡了吃幸福生活也开始变得有些无聊,甚至打游戏也不再具有吸引力,逐渐由嗜睡变成了眼望天花板、失眠到天明。隔离在家的同学也在与父母朝夕相处的甜蜜之后,开始矛盾重生,火药味十足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呢?

不信谣、不传谣、不造谣

面对很多不实的谣言,我们一定要做到不信谣、不传谣、不造谣。主动通过国家正规媒体渠道全面了解疫情防控动态,掌握防控知识,建议每天固定时段关注,过多关注也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叠加,造成过度恐慌,不利于身心健康,注意随时调整心态,积极应对,感到焦虑时可以通过深呼吸、冥想等方式进行放松。

遵守规定、健康监测

严格遵守国家疫情防控管理规定,不擅自离校,如实报告行程和健康状况,做好个人防护,健康监测,实习同学要遵守所在实习单位规定,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地点。

戴口罩、勤洗手

科学佩戴口罩,保持良好卫生习惯。特别是在饭前便后、咳嗽或打喷嚏后、摸过很多人接触的公共物品后、感觉手脏时、运动后,一定要用肥皂认真洗手。不去人员密集场所,与同学保持一米以上距离。不要和别人共用餐具、杯子和食物。

规律作息、分享感受

疫情期间,不能一味赖床,昼夜颠倒,一定要做好作息计划,坚持学习,坚持体育锻炼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合理饮食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如果出现兴趣下降、情感迟钝、注意力不能集中、做事动力不足等。我们应该主动多与人建立连接,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,将负面情绪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。

积极交往、增进联系

在这个特殊时期,我们会感到孤寂,害怕,一个人独处更容易胡思乱想,渴望与人交流的愿望也会变得格外强烈。信息时代,我们可以通过微信、电话、QQ等各种社交软件和朋友进行联系,增进友情,每天一个问候、一句鼓励都会让人感动,也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起制定读书、观影或其他活动的计划,每天在群里打卡分享,彼此鼓励。

培养爱好、感受当下

忙碌的学习生活可能让我们疲惫不堪,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,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我们可以把放下许久的爱好重新拾起,画画、读书、弹琴、写字,也可以做一些你曾经想做却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,比如把电脑里的老照片进行整理归类,回忆曾经美好的时光;比如观看一部经典的老电影并写下观后感,也许你会有新的感触;比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礼物,送给你最爱的人;比如每天用一些时间进行反思,不断修正自己;比如给自己制定一个健康的饮食计划,合理运动,疫情过后你会收获最好的自己;比如学着为家人做顿饭,重温家庭的温暖与欢乐。总之,把注意力集中于当下,你会受益匪浅,这也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方法。同时,也请同学们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,有研究表明当我们过多沉溺于网络,会在停下来时感到更加无聊和沮丧,而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。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怎么做,可以参照以下内容:

1.每天问候你的朋友和家人;

2.每天记录下2-3件让自己感动的小事;

3.每天做适度运动让自己出汗;

4.给自己的房间或宿舍做一次大扫除,进行断舍离

5.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,比如买菜,整理厨房;

6.给父母做顿饭,告诉他们你爱他们。

7.读一本好书或者看一部电影,并记录自己的心情,和朋友一起分享。

8.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;

曙光终将冲破黑暗,春光终将送走严寒,愿疫情过去,莘莘学子,生机盎然。

版权所有: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
地址: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258号
电话:0454-8618606 邮政编码: 154007